顯示具有 金門自由行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金門自由行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7年5月4日 星期四

金門自由行(七):金門必吃記德海鮮餐廳


*鹽水白丁蝦


*蛤蜊拌麵


*三杯小卷


*鐵板豆腐


*當地人和遊客都嘉歡幫襯記德海鮮餐廳。

金門四天遊,主要吃的是小吃和簡餐,如蚵仔麵線、餛飩、湯圓、紅豆餅、湯麵等,唯一特別的是第一晚幫襯了網友大力推介的記德海鮮餐廳,話無論金門當地人或遊客都必到的著名食店,仲話若沒有訂檯的話,便要等上一兩小時。

餐廳就在宏福旅店的左面,步行三幾分鐘即到。六點左右到餐廳,餐廳未客滿,不過沒有小檯。服務員見我地無訂檯,便要我地等一會,然後安排我地坐二樓房間內的一張大檯。參考過網上博客的精美照片和美食推介,便叫左四道菜:三杯小卷、鐵板豆腐、鹽水白丁蝦、蛤蜊拌麵,所有菜式分大、中、小,我地全部選「小」。結果送上來的都超級大碟,三杯小卷的味道似三杯雞,不過就變左魷魚圈,甜甜的,好惹味;鹽水白丁蝦即白灼蝦,大大隻好鮮甜;蛤蜊拌麵即蜆仔拌麵,蜆仔細細粒但鮮甜無沙,拌麵超級多,實在點食都食唔晒;鐵板豆腐夠鑊氣,份量大。結果,我地變左兩隻大徙鬼。

四道菜合共才660台幣,折合港幣唔使200元,每人只係幾十蚊就可以吃到捧腹,性價比可謂高到爆燈,不過前提係人多至好幫襯,兩個人真係好難食得晒咁大碟的菜式。

記德海鮮餐廳
地址: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253號
電話:08-232-4461

最愛指數:*****



金門自由行(六):兩小時烈嶼速遊記


*烈嶼距離金門主島只係12分鐘的船程,絕對值得一遊。


*八達樓子:快車手司機只俾一分鐘時間,讓我們下車拍照。


*烈女廟正在維修中。


*雙口出海口岸觀景台可遠眺大陸對岸。


*雙口出海口岸上的障礙物,當年用以防備大陸士兵登島突襲。


*金門盛產高粱酒,四處都見到一大片的高粱稻田。


*地雷展示館內介紹地雷的資料。


*九宮坑道。

最後一日,我地在水頭碼頭的旅遊服務中心寄存行李(行李櫃費用全免,只需向服務人員登記即可)後,便輕身前往烈嶼。烈嶼即小金門,距離大金門只係12分鐘船程,船費60台幣,班次則每半小時一班,非常方便。抵達烈嶼後,已即時有人兜搭我地,話包車只需800台幣就可以環島遊,時間約兩個半小時。結果我地登上一個由快車手阿姑駕駛的計程車,她先載我地到烈嶼文化館去,然後說要返回碼頭取些東西。後來發現她竟然再接多一對夫婦,只不過就跟我地梅花間竹,即快車手阿姑先載我地去一個景點放低我地,叫我地慢慢睇風景,然後就即時接那對夫婦,夫婦到達我地的景點後,又放低他們,先載我地去下一個景點,餘此類推,所以她開車開得極快,甚至差點撞向迎頭公車,實在令我地捏一把汗。

由快車手阿姑的極速安排下,我地在兩小時內速極遊覽了烈嶼主要景點,包括烈女廟、烈嶼鄉文化館、八達樓子、雙口出海口岸觀景台、湖井頭戰史館、勇士堡地雷展示館、九宮坑道等,這幾個景點都跟金門主島的差不多,同樣有戰史館和坑道,亦有可以遠眺廈門的觀景台,最特別的是地雷展示館包括鐵漢堡、勇士堡及其聯絡坑道,堡內展示許多地雷歷史與各式地雷介紹及相關珍貴照片,最有趣的就是地雷區體驗,地雷區碎石子地上埋設地雷,前後一百公尺,經過時上方有感應器,誤踩地雷的話就會出現爆炸聲,於是短短一百公尺就出現此起彼落的轟隆隆聲響,讓人感受到地雷爆炸的威力。

9點45分到烈嶼,中午已完成所有景點觀光,於是坐船返回金門,然後在水頭古聚落再閒逛兼午飯,待黃昏便坐船回廈門,然後乘晚上航班回港,完成金門四日之旅。

烈嶼前往方法:由金門水頭碼頭乘坐渡輪前往,船費60台幣,船程約12分鐘,每半小時一班。

最愛指數:****

金門自由行(五):自然勝景遊


*退潮後,可以沿著石板步道登上對面的建功嶼。

除了軍事設施和歷史古蹟外,金門的自然景致也很不錯,不過我地遊覽的不多,主要去過建功嶼、榕園及太武山景區,尤其喜歡潮退後經石板步道上建功嶼觀賞無敵海景和日落。

建功嶼

金門新十景之一的建功嶼,位於浯江溪口外的迷你小島,面積大約只有五百平方尺左右,與廈門相望,在島上曾修築了防禦工事,現時仍有當時留下的碉堡。至於島上矗立的鄭成功雕像,是2008年福建送給金門的禮物。要登建功嶼的話,一定要注意好潮汐表,只有在乾潮前後才能夠經過石板步道走過去,來回連拍照大約花至少一個小時,因此記緊預留足夠時間,不然就會被困在島上。我地大約五點前登島,六點左右回程,然後慢慢步行回金城鎮,沿途回望時,仍可以遠眺建功嶼上大大的鹹蛋黃高高掛在天空,非常美麗的日落。

建功嶼上潮汐時間(內乾潮/漲潮時間以及上島時間):

最愛指數:*****


建功嶼上的鄭成功像。


*遠眺建功嶼上的日落,好大個鹹蛋黃。

榕園

坐落在八二三戰史館旁的榕園,原稱西洪,是明嘉靖、隆慶年間國子監助教洪受的故居。園內約有十來株百年古榕,大部分種於清同治四年(1865年),每一棵樹的氣根都壯如樹幹,圍繞着主幹發展成支持根,樹形也因此更加茁壯,彷彿巨大的綠傘。「榕園」內多處的房舍被狂風吹倒,只剩有「慰廬」一處了。

最愛指數:****


榕園內的百年古榕


*榕園內的慰廬。

太武山景區

已被列入金門國家公園「太武山區」之內的太武山,是金門地區的最高處,海拔近250米。太武山上,藏有成功洞(鄭成功觀兵奕棋處)、倒景塔、「毋忘在莒」石碑等著名景點;太武山下,則有太武忠烈祠、國民黨革命陣亡將士紀念碑和太武山公墓等景點。由山腳的玉章路牌坊向太武山山頂進發,大約需時45分鐘,才會到達成功洞(鄭成功觀兵奕棋處)和倒景塔,然後再轉往山上繼續走去,就見到「毋忘在莒」石碑,一來一回,需時至少一個半小時,幸好黃昏時分天氣不算太熱,否則此段山路密密上斜都幾吃力。折返山腳,再遊覽太武忠烈祠幾處,便差不多累透了。

最愛指數:****


太武山景區:山頂上的倒影塔。


太武山景區:「毋忘在莒」石碑


太武山景區:山頂上俯瞰金門平原景致。

金門自由行(四):歷史古蹟遊



*莒光樓是金門著名地標。

金門除了軍事設施外,不少歷史古蹟也值得一遊,其中便有不少非物質文化遺存甚至比台灣本島以及大陸閩南地區保留得還要完好,尤其閩式古厝聚落、洋樓建築等,兩種迥然不同的建築風情都值得細意欣賞。

莒光樓

金門著名地標之一的莒光樓,建於1952年,最初建造目的為表彰在金門戰役中的中華民國國軍官兵。樓高三層,各層展示不同金門觀光資源介紹與歷史文物,如一樓就展示了風獅爺、民俗物品、傳統聚落、金門高粱酒、金門鋼刀等,。遊客登臨頂樓,近可一覽金城市區全景、浯江海潮,遠可眺望建功嶼、烈嶼風光及大陸山河。

最愛指數:****


*莒光樓內的風獅爺。風獅爺是金門的守護神。


*莒光樓共三層,每層均展示金門不同的資料。

邱良功母節孝坊

邱良功母節孝坊,當地人稱為貞節牌坊,是迄今台灣離島地區規模最大、保存最為完好的牌坊,是金門島上歷史最悠久的一級古迹。清仁宗旌表邱志仁之妻許氏、清朝浙江提督邱良功之母,因堅毅守節諄諄教子並使之功成名就而赫然豎立。

最愛指數:***


*當地人稱邱良功母節孝坊為貞節牌坊。

清金門鎮總兵署

清金門鎮總兵署,舊稱「叢青軒」,原是明神宗萬曆年鄉賢進士許獬勵志苦讀故居,清朝迄今每多為官衙辦公處所,現為國家三級古蹟。總兵署除大堂、內署明間、內宅明間以蠟像重現昔日意象外,其餘各室規劃為總兵署的相關資料展示。每周一至五(早上9時~晚上10時);每周六、日(早上9時~晚上10時),館內有專業解說人員提供導覽解說。


最愛指數:****


*清金門鎮總兵署的大堂。


清金門鎮總兵署的模型。

水頭古聚落:金水國小與得月樓

水頭村是金門國家公園範圍內七個重要傳統聚落之一,該村因為臨近廈門的地緣之故,在清末五口通商後,到民國30年代間,因地利之便往南洋的移民越來越多;出外經商致富的僑民,紛紛僑匯回鄉蓋「番仔樓」,受此風潮影響,形成水頭村傳統閩南式建築與洋樓中西合璧的特殊地域風格,是一個美麗的聚落。其中必遊的是1932年興建的金水國小,現已改為展示館,主要敘述早期金門居民至海外工作的發展過程,以他們離鄉背景的辛酸與其對家鄉的貢獻,讓後人了解由此所形成的僑鄉社會。另外,建於1931年的得月樓,有11.26公尺之高,包括地下共有五層,入口處的槍樓用作防禦盜匪,曾是金門最多樓層以及最高的建築,現為水頭的地標建築。

最愛指數:*****


*1932年興建的金水國小已改為「出洋客的故事」展示館。


展示館內的牆上題詩,道盡出洋客的辛酸。


*得月樓。

陳景蘭洋樓

1921年落成的陳景蘭洋樓,堪稱金門規模最大的洋樓,外廊道採圓拱造型,建築典雅而清麗。1949年後陳景蘭洋樓被部隊徵用,連同前方的「金湯公園」改名為「官兵休假中心」,在八二三砲戰時遭受砲彈的猛烈攻擊,洋樓損壞嚴重,經過修復後始再開放參觀。陳景蘭洋樓居高臨下,可以遠眺金湯公園和料羅灣,視野相當開闊。

最愛指數:*****


*陳景蘭洋樓

金門民俗文化村

建於1900年的金門民俗文化村,由旅日僑領王國珍、王敬祥父子設立並贈與王氏族人的府邸,內有祠堂、私塾等18棟呈閩南傳統風格的二進式雙落建築,俗稱「18間王家厝」。現時,「18間王家厝」被延伸拓展為金門民俗文化村,分有民俗文物、禮儀、喜慶、休閑、武道、生產等主題館,以及一古色古香的官邸,陳列著金門文物等,展示當地的風土人情。不過,太多小食店,商業味太濃了。

最愛指數:***


*金門民俗文化村內的一隅。


*金門民俗文化村內的閩南傳統風格民居。

北山古洋樓

這座充滿西式情調的兩層樓古厝,是古寧頭戰役的見證者。1949年古寧頭戰役時期,國共兩軍於北山、林厝一帶展開巷戰。彼時,處路口要衝的這座中西合璧古洋樓成為解放軍的臨時指揮所,並與國軍激烈對峙,洋樓上的彈痕仍歷歷在目。洋樓前豎立了一塊北山村巷戰紀念誌,記述這段戰役歷史,供後人憑弔。

最愛指數:****



北山古洋樓牆上盡是大大小小的彈孔。


*北山村巷戰紀念誌

金門自由行(三):軍事遺跡遊


北山播音牆的48個喇叭。現時聽說已改播鄧麗君的歌曲。

金門軍事遺跡極多,除坑道多之外,仲有好多在戰時扮演著重要角色的軍事設施,而家都開放俾遊客參觀,令我地呢類身於和平世代的香港人大開眼界。

北山播音牆 

播音牆是兩岸對峙時期,用來心戰喊話的工具,分別在金門兩個犄角北山和馬山各設立一座。立於北山紅土斷崖上的北山播音牆(又稱古寧頭播音牆)有8排喇叭,每排有6個,總共是48個喇叭,約三層樓高,面向廈門,據傳聲音可遠達至25公里之遠。現在雖已不再向對岸喊話,但仍保留當年鄧麗君對大陸同胞廣播內容,聽司機大姐講,每日特定時段會播放鄧麗君的《甜蜜蜜》,可惜遊覽當天未到播放時段,無緣在北山斷崖上聽她的悅耳歌聲。

最愛指數:****



*北山斷崖



馬山觀察所

馬山觀察所,或稱馬山觀測站,位於金門最北端突出部分,與大陸角嶼距離約2300公尺,觀察所內有地下坑道,全長175公尺,高2.1公尺,寬1.65公尺,坑道內設有望遠鏡,供遊客觀看對岸大陸的角嶼、大嶝、小嶝等島嶼,甚至對岸的漁船上的標語都清晰可見。


最愛指數:****


馬山觀察所:走到盡頭,出現還我山河四個大字。


*馬山觀察所內的坑道。


*馬山觀測所可遠眺大陸對岸,若用望遠鏡觀看,對岸漁船上的標語清晰可見。

獅山砲陣地
位於金門縣金沙鎮山后村的獅山砲陣地,是全國罕見的全坑道式榴砲陣地,其所部屬由美國所製造的八吋榴砲,在八二三砲戰後期揚威戰場,發揮扭轉戰局的功效。參觀時,剛好遇上發砲示範,只見一組工作人員著軍裝步入山洞盡頭,然後一字排開,再模仿當時大砲的操作情景。雖然短短幾分鐘,而且並不是真槍實彈,但大家都睇得好投入,示範完畢,遊客仲走上前同工作人員合照呢!

最愛指數:****


*大砲操作示範。


*獅山砲陣地的位置非常接近大陸對岸。

金門和平紀念園區

舊時為林厝砲陣地,保留原有建築及設施改建成為和平紀念園區,曾為古寧頭戰役時兩軍短兵相街的戰場,內部可見舊時的營舍及砲堡,砲堡內面牆壁上仍保留當年所繪的彈藥識別圖像。園區內還有一個高兩公尺、重四噸的和平鐘和和平牆,象徵追求和平的決心。另有座新建的胡璉將軍紀念館,紀念館旁落有一塊石碑,訴說建館歷史。

最愛指數:****



*和平牆。


*和平鐘。

古寧頭戰史館

古寧頭戰史館為一座仿古堡式建築,落成於1984年。古寧頭戰役可說是金門的關鍵一役,之後建立的古寧頭戰史館即用以紀念那次戰爭。館內展出古寧頭戰事資料、戰利品和將領圖片,以及一幅幅描述當年作戰場景的油畫。

最愛指數:****



*古寧頭戰史館


*古寧頭戰史館內的油畫揭示戰爭慘烈情況。

八二三戰史館

1958年的八二三砲戰,震驚中外,短短的44天,落彈量達47萬餘發,其後又經歷20年的「單打雙不打」,直到1976年中共與美國建交才結束中共的砲火攻擊。八二三戰史館展示包括:八二三戰役簡介、砲戰前夕自由世界與共產勢力的分布、實戰危機44天、運補作業、烽火中的歲月、政治作戰、砲戰的延續、作戰功勳以及走過歷史的記憶等內容。

最愛指數:****


*八二三戰史館


*八二三戰史館內有關戰前各國形勢與關係資料。

金門自由行(二):大開眼界坑道遊


*翟山坑道耗時5年後方才建完

呢幾日遊金門,睇得最多的都係軍事遺跡,畢竟自1949年國民政府遷台後,金門曾經扮演了五十多年的戰地角色,古寧頭戰役同八二三砲戰尤其慘烈,所以當地有唔少戰地建設,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同大開眼界的景點,必定係各式又長又寬閣的地下坑道。當年用作戰備工事的坑道遍布整個金門,我地就參觀過三條主要坑道:翟山坑道、成功海防坑道、九宮坑道,另外馬山播音站同獅山砲陣地內也有坑道。通過在坑道遊走,發掘金門地下的另一片天地,感受呢個曾是軍事重鎮的小島,絕對非同凡響。

翟山坑道

坑道耗時5年後方才建完,全長為101公尺,水道呈A字形。坑道完全由人工穿鑿而成,先從山坡開鑿爆破花崗岩,將之打造成方形通道,後再向地下近海平面的地方深挖,由此,坑道便通過兩個出海口和海水相連,工程相當艱巨,而在幽深寧靜的坑道之外,就是波濤洶湧的大海,對比極大。

最愛指數:*****



*翟山坑道入口一段


*翟山坑道:沿著樓梯而下,左右兩旁都是坑道。

成功海防坑道

成功海防坑道位於陳景蘭洋樓的下方,1963年完工,全長620公尺,主要材質為部分花崗岩和部分混凝土的建築,在戰爭時期主要是作為海防要塞。此坑道比較短小,裡面有曲曲折折的彎道、階梯、射口、砲陣地等,還有戰士、砲彈模型。

最愛指數:****


*成功海防坑道


*成功海防坑道內的機槍堡


*成功海防坑道內可以遠眺大陸對岸

九宮坑道

九宮坑道又叫作四維坑道,位於小金門島上,是金門地區最大的地下坑道。坑道主呈「雙丁」字型結構,有四個出海口,以及五個地下坑道可銜接碼頭。坑道內有資料展示,比如開鑿坑道時所用器械、開鑿坑道的士兵雕塑等,這些均提示着當年開掘坑道時的種種困難。

最愛指數:****


*九宮坑道內


*九宮坑道內展示開鑿坑道的士兵雕塑